從國內熱鍍鋅方管市場供需層面看,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:“供大于求成為常態,鋼價難以大幅上升”。這一特別在未來一段時間似乎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,也就決定了后期鋼市不會有太大起色。不過,一些經營者在分析后期鋼材市場走勢時提出需要關注的幾個因素: 一是鋼廠的“以價換量”、“量增價跌”政策是否調整。時下,鋼材市場持續疲軟、低迷,鋼廠面臨銷售困難、訂單不足、壓力加大的嚴峻局面,普遍采取下調出廠價格,“以價換量”。不過,近期已有鋼廠開始控制產能釋放,在降價的同時降產。據專業機構檢測的數據來看,最近有個地區154座在產高爐中有23座檢修,檢修高爐容積合計14730m3,產能利用率89.67%,周比減少1.87%。高爐檢修影響產量合計約28.98萬噸,占正常產量約10.33%左右。也有的經營者認為,目前企業依仍有一定利潤空間,因此大都維持高開工率,熱鍍鋅方管產量再創新高在所難免。如果這些檢修的生產線恢復生產,產能釋放,產量增長,供需矛盾還將激化,制約鋼價的反彈。 二是資金緊缺的矛盾加劇,波及到鋼廠,影響鋼市。近來一些銀行不僅對鋼貿企業的貸款嚴格控制,抽貸追討,對鋼鐵企業也將控制貸款。近日有傳聞稱,迫于考核壓力,銀行已開始進行風險測試,對部分鋼廠可能進一步減少信貸額度,鋼廠資金鏈近期可能面臨考驗。一些鋼企相關人士認為自去年上半年開始,鋼廠資金一直緊張。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,熱鍍鋅方管產業鏈的資金問題還將逐步向上游傳導。有些鋼廠特別是民營鋼廠因環保要求執行不到位,貸款可能會受到影響,從而直接波及到鋼材市場。 三是鋼材出口形勢變化可國內鋼材市場的影響。今年以來,我國鋼材出口狀況尚可。據海關統計顯示,今年4月份全國出口鋼材754萬噸,環比增加78萬噸,增長11.5%;進口鋼材130萬噸,環比增加5萬噸,增長4.0%;凈出口鋼材624萬噸,折合粗鋼664萬噸,環比增加78萬噸,增長13.3%。不過鋼材出口價格較低,平均價格比2013年同期下降8.08%,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。后期鋼材出口形勢存在諸多變數,能否保持良好的出口態勢尚難確定。 四是鋼鐵原料市場變化對鋼材市場的影響。今年以來,鐵礦石、焦炭、煤炭、廢鋼等主要鋼鐵原料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,尤其鐵礦石市場持續走軟,價格走低,鐵礦石市場價格自4月中旬開始跌勢不斷,創下了20個月新低,融資礦影響下鐵礦石行情或繼續向下運行。由于原料價格的下跌,生產成本壓力減輕。據統計,根據目前鋼鐵原料市場價格,年產能大于1000萬噸鋼廠其螺紋鋼生產成本這周又下降20元/噸,一些中小型鋼廠的螺紋鋼生產成本平均下跌22-24元/噸,由此鋼材價格的剛性成本支撐動力逐漸減弱,留給鋼廠下調出廠價格的空間。上述這些因素將直接波及或左右后期鋼材市場運行態勢,因此熱鍍鋅方管市場價格將低位波動運行的幾率較大。